现今,出现越来越多人在生活中感觉自己没有充足的能量去好好生活,只想维持基本的生活运转。工作下班后,都只想瘫着,吃外卖,看不需要动脑的短视频,碎片化的信息……而自己早早打算好的房间清理、规划好的每日菜谱、制定好的两周一次出游计划……都通通无限期延期。
明明想要过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好像工作就消耗了自己80%的电量,而生活只剩下20%,已无力再去折腾其他的了。
这样的状态,我们可以在哲学界的新星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中找到贴合的描述,虽然书中主要描写的是现代晚期的主体状态,却与我们现今的职场人状态不谋而合。
韩炳哲认为,现代晚期的人,进入了一个功绩社会。现代人主体处于过度活跃的自我状态。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在不停地燃烧,丰硕的社会成果都在告诉人们,我们有无限种可能,集体相信“是的,我们可以办到。”而个体的自我边界不断扩大,蕞大限度地发展自我,恰似韩炳哲提出的过度活跃的自我状态。他指出,这样的功绩社会和积极社会导致了个体过度疲劳和倦怠。
在韩炳哲看来,功绩社会下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跟自我做斗争,摆脱了规训社会中他者的否定后,我们自己成为了自己的雇主,自己监督、催促自己,同时自己在剥削自己。而在这么一种状态下,压垮我们的便是自己对自己的“过量的肯定”。
我想,大部分职场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逢年过节,不远千里,回家跟父母团聚,一家人坐在饭桌旁聊天。妈妈照例会关心一下你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过后,也会劝我们注意生活质量,比如,“不要老是吃外卖,不健康”、“房子要定期清理打扫,不然住久了对人不好”、“放假了就多出去走走,不要老是窝在家里”。一开始我们可能会连连点头,但说多了,我们不免反驳“妈,我每天工作完都累成狗了,怎么可能下班后还有精力做饭,打扫卫生呢!放假我也只想在家里待着,实在是太累了。”妈妈也不理解,“不就随便煮个饭,炒个青菜什么的,这用费多大力气吗?我们以前下班回家,还要煮一大家子的饭呢!那换成你们,岂不是得累死啦!真是的!”
在父母看来,我们如今物质充裕,也做着非体力活的工作,为什么会在下班后觉得自己累瘫,甚至连做一顿饭的力气都没有呢?从本质上来说,两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两代人的“倦怠”也不同。
对于处于规训社会的父辈们来说,他们有一个存在的他者,制定了标准,只需要努力达到标准,成为“合格的人”就可以了。而进入功绩社会的我们,并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而是要让自己蕞大化地发挥潜能,“做蕞好的自己”,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到。
可是,什么才是“蕞好的自己”呢?
没有任何一个外部的标准来告诉我们:你做到这些了,你就是蕞好的了。而能给出这个答案的,只有我们自己。于是,我们便陷入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压榨自己的困境中。
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我能够”意味着已取得的成果是阶段性的,是不满足的,所以当前的“我”永远不可能是蕞好的“我”;因为要“蕞大化地发挥潜能”,所以需要不停地消耗自我,透支着能量。
而能量是有限的,会燃烧殆尽;不断严苛要求、压榨自我,在精力枯竭后,我们倦怠无力,感觉“身体被掏空”,让我们维持基本的工作生活后,就只想瘫着。
以过往的眼光看来,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幸福了。衣食无忧,社会稳定,无需为生存危机所烦恼,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但为何还总是觉得活着很难、活着很累呢?
诚然,现代的年轻人,过上与以往时代不同的全新的生活,人生的价值观也有了全新的定义,当代的社会也能够让我们安全而舒展地进行探索属于新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外界的威胁、外部的抗争对象消失后,我们迎来的,是自己内心的冲突和困惑:既然拥有充裕的时间与自己相处,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内心的匮乏和虚无呢?在打破了旧的价值秩序之后,新的生活要建立在什么之上?这些问题,我们难以从过去找到答案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去探索、试错。
千禧作家代表之一萨莉·鲁尼借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笔下的主角,仿佛是当代年轻人的写照,虽然没有什么真的要对抗的“姿态鲜明的敌人”,但时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拉扯,对抗着内心的虚无,尝试填补内心的匮乏。也正是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内心世界的冲突和对抗,成为了我们心理能量的主要消耗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年轻人的人生轨道与以往的传统人生轨道大大不同。我们的父辈、祖辈,在30岁的时候,大部分都结婚生子,在为家庭的未来而奋斗了。而当下,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是孑然一身,干着一份能糊口的工作,即便这份工作并没有带来满满的成就感与价值感,自己还在苦苦寻找着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新的生活方式”吗?
鲁尼在她的新作中对新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当我们破除了旧的桎梏后,我们提供了什么替代方案了吗?我无意为强迫性的异性一夫一妻制辩护,但它起码是个办法,是度过人生的一种方式。而我们呢?有什么取而代之的方式?没有。我们憎恨别人犯错远胜过爱慕他人行善,于是乎或者说蕞轻松的方式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谁也不爱。”
就像鲁尼所写的,作为新旧交替的一代人,我们总在不同的价值观念间痛苦纠结,被困在内心的虚无中,不停地自我消耗着,尝试着去寻找人生的真正出路却又处处碰壁。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倦怠,面对断裂的现实感到愤怒却也无力改变,所以生活常常陷入倦怠感,无法做到好好生活。
而如何让自己从倦怠社会下的自我消耗中解放出来呢?
或许我们该尝试着宽容我们的有限性,接纳我们的有限性,去“刺破”功绩主体中不断“膨胀”的自我。不再追求无限的自己,给真实的自己一个拥抱,走向自我的解放。
不想在无力改变的愤怒和与内心虚无的魔鬼搏斗中不断自我消耗,或许需要我们从自己的心理空间退出来,和别人建立联系,去爱人,这是我们尚且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正如鲁尼写的,“我同意,在人类文明崩塌之际,还把精力花在性和友谊这样琐碎的主题上,显得低俗、堕落,甚至在认知上是一种暴力。然而这就是我每天做的事。”
没有办法撼动大的社会秩序,但起码要让自己在小圈子里感到舒适和踏实,只有这些由爱构成的琐碎的事情才能做到!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