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4371477

020-34385911

13316087099

15815815407

谈谈那些掉进溺爱陷阱里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4-09-06 17:20:28    点击:118
分享到:

“吃这一顿饭我真的快要炸了,完全吃不下去。”

XX也真是,孩子都这样没礼貌了,她都完全不管的吗?”

“现在不管,以后就要被社会狠狠地教育了。”

前些天在某个朋友的家中聚餐。离开后,我们便开始了吐槽。原因是,朋友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也碰巧来了,她那10多岁的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在主人家里未经允许“翻箱倒柜”,看到一些新奇的东西,甚至直接上手装自己兜里。

吃饭时,这个孩子用沾了口水的筷子在菜里不停地来回拨弄乱翻,挑肥拣瘦专挑好东西吃,完全不顾周围人的感受。但孩子妈妈视若无睹,并未阻止孩子,也丝毫没有感觉抱歉。

以上粗鲁无礼的行为让大家非常反感不适,恨不得把这个熊孩子打一顿。碍于面子,主人家委婉提醒了亲戚几句,孩子妈妈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了孩子几句。

这样的熊孩子,在生活中可不少,这往往与父母的溺爱有关。

溺爱的表现有两种,纵容型的溺爱和包办型的溺爱

01.纵容型的溺爱

很明显,前面提到的那位亲戚,对孩子就是纵容型的溺爱。纵容型的父母,没有拒绝和约束孩子的能力,无论孩子的要求与行为有多不合理,他们都会拿出全部的力气去满足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爱,也需要规则的约束,孩子才能形成规则意识,长大后才能快速顺利地适应社会的诸多规则。

而纵容型的父母,没有原则地溺爱,给孩子完全的自由。

没有原则,就意味着没有底线。这种父母很容易养出自我中心和为所欲为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全部,认为别人都要围着自己转,没有规则意识,更可怕的甚至没有法律概念、没有道德约束。自己的要求别人要无条件的满足,但凡有一点不合心意就暴力解决,或者大哭大闹,寻死觅活,好像全世界都是欠他一样的。

来访者张女士也是一位非常宠孩子的妈妈。

面对女儿,她常常有求必应,孩子上初中后要游戏机,要手机,她都会满足。

对孩子的其他不合理要求她也纵容,女儿越来越任性妄为,脾气特别大,不想做作业就不做作业,不想去上学就不去上学,想玩手机到几点就直接玩到几点,完全没有考虑过后果。

因为保持了在家里的作风,女儿在学校也非常霸道、自私,经常不顾及周围同学的感受,但在学校没有人迁就她,所以老师批评她,同学基本都不愿意和她玩。没有朋友的她,非常孤独,经常闷闷不乐。

在学校学不进去很受挫,又没有朋友,只好选择躲在家里,通过刷视频、玩游戏、购物来弥补,于是渐渐沉迷了。

女儿在家作威作福惯了,父母在她面前是没有任何“权威”(专业名词)。当张女士苦口婆心劝说女儿去上学时,女儿总是一言不合就骂她,有一次竟然不耐烦地甩了妈妈一巴掌!这让张女士非常惊愕、心寒,落泪说女儿就是一个白眼狼,自己这么多年这么疼她,换不回一丝尊重。

02.包办型的溺爱

包办型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和做决定,为孩子搞定一切。这种父母很容易养出严重依赖和不劳而获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心理年龄特别小,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离不开父母,缺乏起码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

李女士对女儿茉莉是包办型的溺爱。在生活中,她什么都替孩子做了,为孩子搞定一切。比如,三四岁时还给孩子喂饭,七八岁还帮孩子穿衣,替孩子收拾书包,还给女儿洗衣服……

李女士一边吐槽、批评女儿自理能力特别差,什么都不会,一边为孩子搞定了一切。茉莉变得越来越内向、自卑,依赖父母。

因为凡事都有妈妈“兜底”,茉莉做什么都是丢三落四,从没考虑过为自己负责。忘带笔、带书、带作业本都是常事。

曾经有不少亲友都直接或隐晦地提醒过李女士,不能这样大包大揽,否则孩子就毁了,但她都没放在心上。

包办替代型父母忽视了这一点: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需要探索才能成长。而包办替代,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机会,也会使孩子迷失自我,无法从自身寻找认同感,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

直到茉莉上了初中,出现了很严重的学校适应问题,每天起床困难、厌学,被某医院诊断为情绪障碍,李女士才慌了,到处求助。

在咨询室里,茉莉说,“我很笨,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离不开爸妈的帮忙。原来有那么多问题我不会处理,原来爸爸妈妈也帮不了我。交不到朋友好难堪,做学渣很难受,出糗被人嘲笑好痛苦……

妈妈还总是问:‘你能行吗?你到底行不行啊?’我很愤怒,为什么不相信我,至少鼓励一下我?我好恨好绝望,我是不是这辈子就这样了,如果当初不是你们总帮我,我也不至于变得这么无能。

03.补偿心理

这些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好,都恨不得想给孩子全世界,什么都想奉献给孩子。然而,这样的溺爱,对孩子而言却是温柔的陷阱。

包办型父母内心深处担心孩子离开自己而不敢让孩子独立,纵容型父母害怕孩子不爱自己而不敢拒绝。

无论是包办型还是纵容型的溺爱,本质上都一样,他们看不见真实的孩子。

父母溺爱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把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在咨询中,张女士提到,小时候她的父亲很严厉、专制、苛刻,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她特别不喜欢和他相处。按她的话说,和这样的爸爸在一起,感觉连呼吸都是错的,她发誓自己有了孩子后jue对不要这样。

所以当她成了母亲后,尽力满足女儿的需求,要给孩子“完全的爱和自由”。实际上,这是在强势补偿自己的内在小孩。

其实不仅是她,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补偿心理。

李女士提到,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物质很贫乏,勉强维持温饱,从小承担了无数的家务。

想想自己的童年,真的很苦。所以她不希望自己女儿的童年也这么辛苦。

她从小不让女儿做家务,为女儿包办生活上的一切琐事。一方面是对女儿的宠爱;一方面也是努力补偿自己内在小孩缺失的部分,去满足自己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疗愈自己童年因匮乏过度承担家庭责任的心理阴影。

04.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无论是包办还是纵容,都不是真正的爱。

真爱能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帮孩子实现他们的需要。

尊重孩子的独立,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们不同的成长需要;懂得放手,也要让孩子知道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懂得孩子是独立的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对于一些父母而言,做到“真爱”挑战太大、太难,所以很多父母可能自己都还没感觉到,就不自觉地做了“偷懒”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百般溺爱。

这看似是自我牺牲的爱,其实是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

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溺爱的父母却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一切变得仿佛不可指责,孩子无辜地背上了沉沉的大山。

包办型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没有能力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生都只能为父母活着,有些孩子以叛逆反抗,从此和父母有了深深的隔阂、裂痕;

纵容型溺爱长大的孩子,自我无限膨胀,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蕞终成为别人的噩梦。

纵容之下,惨剧更多,新闻里有孩子弑父杀母的,也有的父母白发苍苍了佝偻着还要劳作,凄惨地面对孩子无尽的欲望和奢求。

现在的社会,这样的例子放眼望去,比比皆是,令人痛心。

所以,请父母谨记,爱孩子,自由与规则缺一不可。父母不仅仅要给予孩子温暖,也要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更要让孩子经历挫折的体验,了解这个真实世界的规则,这是为他们未来的幸福铺路。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青少年为何容易沉迷手机?心理咨询师解析背后的“心理密码”

控制型养育,正在制造一批又一批的“空心人”孩子

如何避免儿童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成瘾?

亲子教育心理咨询:被溺爱的孩子会有哪些心理缺陷?

“锁在手机屏幕里”的孩子 || 手机成瘾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溺爱又控制下成长的孩子:对一切都无所谓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