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少家长会发现,男孩子明显会比女孩子表现得更加叛逆,性格变得暴躁,容易冲动,在父母眼里就是一个让人束手无策的小刺头。
与之相比,同龄的女生显得更为乖巧。班里认真学习、成绩好的大多是女生;不爱学习、成绩落后的,大多是男生。
有的男生在度过青春期后便逐渐向着自己希望的成人模样发展;
但也有数量不容小觑的男生依旧没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处于混乱迷茫中。
美国医生、心理学家莱昂纳德·萨克斯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浮萍男孩》一书中提出:
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男孩危机”,越来越多的男孩,正在变成“浮萍男孩”。
在学校里,好多男孩无法集中注意力,坐不住,讨厌阅读,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喜欢电子游戏,经常惹麻烦;
在现实中,他们对真实的生活缺乏热情,冷漠、自私、不愿意承担责任、甚至不愿意自己独立生活。
01
所谓的“浮萍男孩”指的是缺乏动机、没有责任感、在生活和命运中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的男孩。
根据书中写的内容,浮萍男孩有以下特征:
• 自私冷漠;
• 沉迷游戏等虚拟世界;
• 不愿独立;
• 对学习、事业和异性都提不起兴趣;
• 不愿意对家人负责。
“越来越多的男孩变得自私、冷漠、不愿承担责任,甚至无法独立生活;
他们无聊空虚,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任凭生命的潮流把他们带到天涯海角......”
“浮萍男孩”,在近几年的新闻中越来越常见。
男大学生毕业不工作,赖在家里啃老,称为蹲族;
高中男孩沉迷手机游戏,跟父母吵架扬言要跳楼;
......
在这些男孩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年轻男孩应有的朝气,而是被丧与满满的负能量所包围,双眼空洞,人高马大地坐在那里,灵魂已不知飞向何方。
面对浮萍男孩,很多家长都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想要帮助孩子,推孩子一把,结果推孩子一步,他往后退两步;
想要打破孩子的“蜗壳”,结果孩子却缩得更紧了;
想要拉起躺下的孩子,却始终无计可施。
02 “浮萍男孩”的蕞大问题是缺少动机
为何浮萍男孩会丧失了人生的动力和目标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青春期自我探索时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进入青春期后个体蕞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自我同一性探索,这是青少年寻找自己的身份角色,并为此努力的重要部分。
而萨克斯认为,当下的主流基础教育体制,忽视了男孩的心智成长特征。家庭和学校的不合理教育模式也许正在限制着男孩的自我同一性探索。
对于男孩来说,冒险、好动、爱探索正是他们此时的特质,比起规规矩矩在课堂里坐着,他们更喜欢到操场里追逐打闹,释放天性。
但糟糕的是,当下学校家长更多只看到孩子的成绩学业,越来越激烈的考试竞争将男孩“绑”在课桌前,违背天性,只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拼命去争“重点学校”,满足施加在身上的期待。
“孩子需要有丰富的、互动的感官环境,只有通过触摸、闻、看、听到真实的世界,才能让他的大脑和心智健全地发展。如果缺乏这种对真实世界的经验,孩子的发展会受损害。”
缺乏发展空间,没有经过充分探索和思考的情况下就接受了某种身份或角色,便进入了“身份封闭”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会了解和深入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兴趣所在,而是盲目地接受了外部期望或压力赋予的身份。
男孩原本具备的天赋与强大的内驱力也被忽视抑制,特别是当他们脱离了学校进入社会,便容易遭遇身份危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不知在哪里寻求人生的新命题。
当未知与不确定向他们袭来时,缺乏内驱力的他们选择被淹没,漂浮着,不知人生去向。
2.男性榜样的缺失
萨克斯明确指出,“父亲榜样”的缺失是当下男孩危机、浮萍男孩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莫林格写道,“男子气概来自模仿。要成为男人,这个男孩必须先看过一个男人。”一个男孩要成长为礼貌、仁慈、不自私的人,需要以他身边的男性群体为榜样。
但现代家庭中,父亲承担的角色和功能确是缺失的。
父亲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成为一个刻板的符号存在时,男孩也难以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认同、学习的男性榜样,始终困在妈妈的臂弯下,而无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男人。
著茗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一书中写到,男孩的成长要经历三个关键阶段:
D一阶段:0~6岁,属于妈妈的温柔岁月。
第二阶段:6~14岁,靠近父亲,开始尝试成为男人的阶段。
第三阶段:14岁~成年,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男孩会努力摆脱父母的“控制”,寻找成为一个独立男人的感觉。
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父亲是男孩的“引路人”,他的所言所行影响着男孩对于性别的认知,是他生命里能让他崇拜、甘心将其作为榜样学习的人;
并且逐渐从模仿到超越,正是男孩蜕变,身心成长为独立的男性的重要过程。
男性榜样的缺失,会使得男孩在成长中陷入迷茫,丧失成长的动机。
3.得不到滋养的孩子
一颗参天大树的长成,离不开它所扎根着的肥沃土地;青少年的成长,也离不开他所处的家庭。
家庭之于孩子,便如同土壤之于树木,一颗长不高的树与它在一片营养匮乏的土地有关;一位无法顺利成长的青少年也与他所处的家庭所能给予的力量有关。
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无聊空虚,不想跟任何人交流,内心空白无力,前路茫茫,看不到希望,人生一切都没有意义,不想再继续活下去......
这些都是青少年咨询中常常会听到的表达。
内心匮乏的男孩,背后往往有一个生病的家庭。
有可能是一个只把成绩当作评判好坏标准,看不到孩子真实状态和需求的家庭;
有可能是一个全方位照顾、满足孩子,却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空间的家庭;
也有可能是父母无法承担自己的功能,而让孩子当自己的父母的家庭;
......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但在这些家庭里,孩子都无法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而是作为父母、家庭的一部分,承担着父母的人生愿望,背负着家庭和睦的使命,仿佛一个工具般存在。
当孩子被悉心地关爱、被温柔地鼓励、被积极地回应,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浮萍男孩的内在是空洞,也许是因为他们未曾有过积极的回应,得不到正确的激励和引导,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而活。
对他们来说,他们虽然活着,但从来没有活过。
03
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孩子成为“浮萍男孩”。
而“浮萍男孩”之所以出现,不是因为男孩出了问题,而是对男孩的养育出了问题。
那么,男孩要怎样养?
正如上文所述,男孩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诉求和发展特征,这也意味着家长要采用差异灵活的教养方式,父母要分工担任不同的养育任务,帮助男孩健康成长。
D一阶段:0~6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蕞重要的是建立起他们对真实世界的联系,释放天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很明显,在幼儿园或刚上小学的学生中,能在教室里安静坐着的大部分是女生,而爱动来动去,对户外运动课非常兴奋的大多数是男生。
此时的男孩,“自控力”微乎其微,但他们对万事万物有着旺盛的热情和好奇心。比起课本上的信息,他们更容易接受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萨克斯在书中提出,更适合这个时期男孩成长的方法,是带他们去户外,去触摸、听、闻、看,去体验真实世界的一切,获得“Kenptnis”(德语,由经验中习得)。
第二阶段:6岁~14岁
此时的男孩也意识到了性别的不同,他会逐渐去思考男生意味着什么,怎样才算是男生。
所以,父亲的榜样作用便在此时显现。他们需要的,是更多与父亲相处的时间。
而在与父亲的互动相处中,男孩能从父亲的身上找到同性的共鸣,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激发出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
人类学家、The Life of Dad(《父亲的一生》)的作者Anna Machin认为,即便母亲和父亲可以做很多同样的育儿工作,但是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父亲有两个独特的职能,那就是“保护和传授知识”。
在男孩的成长路上,父亲不可“隐形”缺席。
第三阶段:14岁~成年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敏感、压抑、焦躁和喜怒无常。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常常让男孩陷入莫名的混乱与烦躁中,对同伴评价的敏感特别是性别方面让他们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此时的他们,常常会陷入到刻板的性别认知中,去追求一些成为男生的“标志”,例如打架抽烟、喝酒打游戏等不良行为。
他们并非不懂是非,而是迫切需要能让外界承认他们是独立的男人。
所以,面对这样的男孩,父母要做到的是尊重和引导。
父母尊重孩子,将孩子当做是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满足了男孩独立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男孩用错误的方式来满足。
而恰当的引导也让孩子能够在这个特殊时期找到成长的方向,激发内心的动力。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在青春期的时候,你(父母)跟他说话D一话要少。因为在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养育男孩》中说,“男孩不会在一夜之间长大。他们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没有捷径。”
父母能做的,是了解男孩普遍成长规律,掌握男孩所在的发展阶段,顺应男孩本身的成长规律,让他们更加自由地成长。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