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4371477

020-34385911

13316087099

15815815407

关于婚姻的真相:隐形攻击是婚姻关系的“杀手”

发布时间:2023-08-30 17:48:48    点击:229
分享到:

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

陪女朋友逛街的男友,看似在陪伴女友,但却总是一副兴趣缺缺,态度冷淡的样子,让女友很少抓狂;

被妻子安排去做家务的丈夫,虽然毫无怨言去做了,但却不是碗筷没洗干净,就是拖地时搞得满地都是水,让妻子怒火顿生;

孩子表面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但吃饭作业时却又总是拖拖拉拉,吃饭搞得满桌都是,作业不是写差着就是写差那的,惹得父母生气咆哮;

......

看似配合,但又处处透着破坏的意味;

而细究起来,又会让人觉得对方确实没有做错什么,让人不禁困惑,是自己的错觉吗?是自己太敏感吗?是自己要求得太多吗?......

或许都不是,因为这可能是亲密关系里的隐形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莫菲在《隐形攻击》一书中做出了这样的定义:

隐形攻击,指的是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比起直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发起被动攻击的人选择了用消极、隐蔽的方式来发泄自己情绪,而承受被动攻击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点燃怒火,逐渐变成“施虐者”,而对方却成为了那个“好脾气”、和善的人。

暴风骤雨般的直接攻击像一把利刃,让人一目了然,而当攻击包裹上了温柔的外衣,就会变成绵里藏针的软刀子,让人难以辨别。

在亲密关系里,隐形攻击常常表现为:

1.沉默回避

面对冲突,ta总是很沉默。当你尝试着去询问ta的想法,又或者是要求ta来解决问题时,ta却总是选择了打岔离开、睡着、或者假装忙于其他的事情等种种逃避的方式,不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也不尝试解决问题。

ta们表面上表现出愿意和你谈谈,但交谈中漫不经心、敷衍的态度,让你感到对话无法进行下去。

而在这样的交谈中,如同面对一潭死水,无论投下什么都无法泛起波澜,让人抓狂,情绪失控。

在这样的沉默中,原本可以和平沟通解决的问题也变得复杂,矛盾升级,沟通的障碍也越来越大。

2.阳奉阴违

阳奉阴违,也是常见的被动攻击的一种。

明面上答应,假装让步,但实际上却依旧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想法行动,让你感到自己完全不被理解,需求被忽视,难以在关系里获得满足,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妻子临时晚上要加班,于是嘱咐了早下班的丈夫回家要看着孩子做作业。

而只想好好放松的丈夫虽然连声应好,但等妻子回家,孩子不仅没有写好作业,还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而丈夫则坐在一旁笑呵呵地刷着手机。妻子火冒三丈,大骂丈夫一顿。

长期保持着这样的相处模式,结果就是妻子的抱怨会越来越多,对丈夫越来越失望,婚姻也会越来越糟糕。

3.依赖,不负责

在关系里,你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仿佛你是关系的主导者,对方离开了你就不行。

但是你也会感觉到自己似乎承担了许多,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在做,而对方却一直提要求的一方。

并且,当你任何行为都没有那种对方的话,你会感觉到很愧疚。

“依赖”的被动攻击方式在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经常发生。

比如,一些父母把自己的一切期待放在孩子身上,依赖孩子去帮自己实现,经常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让他们感到内疚。

4.“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没办法做”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承认这一点。

所以,一些人在面对父母、伴侣对ta们的高期待、高要求时,便会表现出“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没有办法做”的无奈状态。

ta们很愿意满足身边人的期待,但却总有一些例外情况在破坏,

例如在伴侣计划大半月出行的前一晚感冒生病了;

又或者是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孩子,在关键时刻不是无端肚子很痛,就是头晕,所以在考试时总是无法发挥出他应用的能力,达到父母的期待。

此时,你会感觉到愤怒,但对方的诚心道歉和无辜模样又让你觉得自己似乎难以表达出来,憋着一口气。

5.拖延

拖延应该是最常见,也是大多数人会无意识使用的一种隐形攻击了。

例如被催促赶紧打扫房间的孩子,会很爽快地答应:“好的,我马上!”,但实际上却迟迟不见行动,直到父母发飙,才行动。

阿德勒说,“在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孩子的背后,总有一位母亲,她对孩子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拖延往往是孩子对高控制的父母的消极抵抗。

在拖延这个过程中,你会在等待回应中走向失控,而ta则以“无反应”来控场。

拖延在节奏上让关系里的另一方有种断裂感,关系双方总是连接不上,就好像处在茫茫太空,你知道对方在,却不知道他在哪里。

 

隐形攻击,伤敌一千而自损八百。

在亲密关系中,使用隐形攻击并不是一个解决冲突的好策略。

心理治疗师CARRIE COLE说:被动攻击是试图解决冲突的超级毒药,它会给关系双方带来持续性的压力、焦虑等对抗性情绪。

发动隐形攻击的一方,往往不是有意识的攻击,这样一种压抑的、隐蔽的方式并不能帮助ta们释放内在的攻击性

而在消极对抗、行为冷淡过程中,愤怒感也并不会被消散,负面情绪依旧在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以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研究证明,过度肥胖、牙周炎、高血压等疾病都是隐形攻击的直接后果。

而被“隐形攻击”的一方经常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什么都没做,但却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愤怒和难受,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失控而又憋屈。

就像《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者》中所写,

“如果你在和被动攻击型伴侣相处,你就把自己放在了情绪跷跷板上,时而怀疑自己、不知所措,时而怒气冲冲、绝望至极。随着你对ta的期望逐渐增多,你必然会陷入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若要避免战争,你就要降低你的期待,但很快你又会痛恨自己这么容易满足。”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ta们在亲密关系中形成了隐形攻击的模式呢?

心理学家发现,隐形攻击模式可以追溯到孩子童年时期的一种应对策略,尤其是为了应对控制欲过强或者不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父母。

可能是当孩子直接表达内心的愤怒、抗拒时,得到的却是父母毫无留情的打压、嘲笑或惩罚。

久而久之,孩子便学会了隐藏内心的愤怒,采取了防御的方式被动表达,如墨迹拖拉、马马虎虎,并且将这样早期童年经验复制、延续到了成年后的关系模式中。

还有可能是成长在隐形攻击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在沟通时也经常采取隐形攻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比如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了”、“为了养你,我吃了多少的苦”等等。

在自罪和愧疚下,孩子下意识地压抑了内存的愤怒,但在行为模式上,那些压抑住的愤怒会让他长大后采取隐形攻击的方式。

隐形攻击就像是慢性毒素,它会一点一点侵蚀信任,腐蚀我们的关系。

而隐形攻击者习惯性地压抑恨意,表面上克制了愤怒,回避了冲突,但“暴力”沟通的方式也同时将爱意阻隔。

如果你正处于隐形攻击中,或是常常在跟伴侣的相处中感到莫名的恼火和敌意,该做些什么来改变当下的相处模式呢?

1.学会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被隐形攻击的时候,往往是感受到对方心里的不满的,但是对方完全没有开口明说的意思。

对方明显的言行不一致也常常让我们会感到困惑,当下自己的感受到底是自己的过度敏感,还是对方引起;

有时候隐形攻击也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站在“加害者”的角色,怒火中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因此,当我们察觉到内心的愤怒后,可以先给自己踩个“刹车”,等内心平静下来以后,再学着去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比如:

“我感觉自己被敷衍了,这不是我想和你在一起时的感觉,如果你有什么想要说的,或者有更好的安排,你可以说出来,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约会,我希望你也能享受到恋爱的快乐,而不仅仅是在迁就我。”

不加批判的表达,以引导的方式,既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也让对方知道自己很珍惜这段关系,且表达生气并不会有极端严重的后果,这样,也许对方会逐渐愿意从重重的壳中走出来,表露真实的自己。

2.共同构造关系里可充分表达的空间

当关系中,彼此都拥有可以自由表达,不被否定、打压的空间时,我们才能更直接、更无顾忌地吐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也更能袒露内心深处的一面。

所以,在日常相处中,营造出包容的氛围是应对伴侣隐形攻击的有效途径。

可以问问自己:当对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时,我们的反应是怎样的?是否允许对方充分表达了吗?有下意识否定对方的提议吗?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吗?

此外,若是感到这样的模式正在毁掉你们的关系,不妨尝试进行心理咨询,给这段关系一个改变的机会,在专业的指导和干预下,掌握解读彼此情绪的密码,突破当下的相处困境,实现更好的沟通和理解,收获更深入真实的关系。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TA的“被动攻击”,你了解吗?

超级害羞?敏感、脆弱,回避社交?——浅析回避型人格障碍

亲密关系:我的恋人到底是回避还是NPD?

老公沉迷游戏,不愿沟通,对家庭不管不顾,这样的婚姻怎么办?

情感咨询:如果意识不到这点,亲密关系很危险

不同的依恋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

有一位“爱无能”的伴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始终无法接近ta

情感心理咨询:你在亲密关系中学会了什么?

焦虑型依恋:“我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牢笼”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