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爱红装,男爱酷装”,大多数家长都传统地希望自己的孩子男的阳刚,女的温柔。然而,现在有些孩子的打扮,却颠覆了这个传统观念。有些女孩子剪了短发,穿起了男装;有些男孩子则喜欢起了可爱的小饰品。细心的父母发现后则会担忧,孩子这样做正常吗?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是否会造成影响?
妈妈发现,14岁的女儿晓雪突然之间把马尾辫剪了,换了一个清爽的短发;带她去买衣服,晓雪不再喜欢以往那种公主款式的裙子,反而喜欢男款的衣服……妈妈说,你是女孩子,怎么会喜欢男孩子的装扮呢?坚决不同意晓雪穿男装。没想到,过了几天,晓雪自己偷偷去买了回来……看着晓雪穿着男装,剪了短发,如果不是因为晓雪容貌清秀,有的时候还会撒撒娇,看上去还真的像一个男孩子。不过,晓雪有时候吃饭、说话的样子越来越“豪气”,俨然一副女汉子的模样。妈妈无可奈何的同时也很疑惑,女儿到底怎么了?难道是渴望变成异性吗?
儿童心理咨询解读:
青春期孩子喜欢“异性”的着装,许多孩子也表示身边不少打扮中性、异性化的同学。性向不明的装扮,容易让人想到性取向的问题。青春期孩子喜欢“异常”的装扮,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多数孩子其实是通过打扮表达自己的意愿。家长不妨从孩子的装扮,去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心理原因,再有针对性地去处理。
一、有自己的偶像,追星使然
许多青春期女孩子希望能够“帅气”,稍加了解会发现,现在中性感觉的偶像如今比比皆是。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偶像,对父母认同度高的,会模仿父母;若在家中找不到想模仿的人,同龄人喜欢的偶像,既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韩流”“日流”正盛行,装扮偏中性化,国内选秀节目选出的“花样美男”、“女汉子”大有人在。女孩子若喜欢上一个打扮中性化的偶像,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喜欢,不知不觉会去模仿。很多学校都有女生从衣着到发型乃至举手投足间,十足模仿被视为“女生男性化”极端标本的李宇春。
这总模仿,也是寻找社会认同的一种方式。同学朋友都喜欢的偶像,自己也要用某种方式参与进去,才不至于异于常人。有时候,连孩子也意识不到,自己在模仿和朋友共同的偶像,只是无意识地被大环境所影响。
因此,有些孩子喜欢中性着装其实只是单纯追逐流行,外表中性与内心中性是两回事。家长对喜欢穿中性服装的孩子不需要紧张,也不要对之责骂,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在改变观念的同时对孩子稍加引导即可。
二、对异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
在青春期,许多孩子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异性比自己的性别更有优势,比如女孩子羡慕男孩子性格干脆、洒脱;男孩子也会希望能够像女孩子一样得到关心和照顾,于是尝试通过异性的装扮去尝试做异性的感觉。
事实上,成年后很多人都会感觉到,男性和女性的性格并非对立的,而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并存。很多打扮得中性化的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再故意模仿男性的装扮。对此,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忧,多关注孩子,顺其自然就好。
三、通过另类装扮宣泄情绪
青春期孩子,通常比较冲动,有很多情绪要发泄。有些孩子为了反抗家长的管束,会故意穿一些奇装异服;有些孩子本来穿着异性衣服只贪图好玩,而家长阻止后,却对孩子产生了负强化。此时,家长不妨先放下自己反感的情绪,换一个角度来看孩子的另类打扮。
如果孩子有情绪发泄不出来,总会急于寻找一些方法来表达,比如穿奇怪的衣服标榜自己很特别,或者穿大尺码的衣服来增加安全感。孩子另类的打扮后面,一定有不一样的想法,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想法,这要比评价他们的穿着有用得多。
四、父母的教养态度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父母想要个男孩子,结果不随心愿,生下来却是一个女孩。有些家长会把这个女孩子当成男孩子来养,比如让家长女儿长期穿着男性衣服,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而异性装扮便是可能表现出的一种偏差教养态度。如果给六岁以内的幼儿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
有些父母虽然没有让女儿做男生打扮,但是在话语、态度上无不表现出没有生下儿子的遗憾,甚至对女儿说,“如果你是一个男孩该多好”,“你为什么不是一个男孩子呢?”这样,女儿不由得会受到父母的暗示,心理也受到影响,为了让父母开心,不知不觉会改造自己,希望自己变成男孩子。
五、父母对儿女的性别角色期待
父母对儿女的性别角色期待不会混乱。然而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就期望子女既具有男性的果决、独立、坚强,又具备女性的体贴、温柔、细腻,也许家长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孩子会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和期待。这种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了“中性”孩子。”
儿童心理咨询专家提醒:
适当的中性化并非有害无利。“兼有男性和女性特征优势的人比较独立、灵活,易被社会接纳,生存能力更强,更有利于人际交往。例如中性化的女性兼具男性的独立果敢,在求职、个人发展上更具有优势。因此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中性化并非没有“边界”,因为男女两性有其基本的社会角色内涵,即男性不可娇弱、不独立,女性不可过于强悍、失之温柔。一旦“中性化”发展过了界乃至酿成行为偏差,将不利于青少年成人后就业、择偶。因此为了预防孩子的“性别错位”,从幼儿时期开始家长和老师就要注意进行“性别教育”,培养女孩细致、温柔,培养男孩勇敢、刚毅的性格。”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蕞为关键。家长要注意以下要点:
1.承认、赞赏孩子性别
性别认同是孩子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只有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才会对同性的性别特征抱有好感,并希望拥有这些性别特征。如果家长由于孩子的性别没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把孩子搞混来培养,就会让孩子厌恶自己本身的性别而发生性别错位。
2.树立正确的性别榜样
孩子的行为往往源于观察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和启示,因此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中蕞重要的指导和榜样。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性别行为,并且要帮助孩子选择身边的同性伙伴。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